分答上有人花4999元这么问王思聪:
老公,我们众筹了一个问题,你历任众多女友,长相高度相似,你如何区分?你又如何管理,让她们相安无事?
结果,48小时后,收到了退款通知:王思聪躲过了你的问题,并把钱稳稳的还给了你。
因为王思聪的女友们都是一水的V字脸。
问题来了:标准化的美,算美吗?
算!
特别是在服务领域,标准化,就是美。
北图文化为国家图书馆典籍博物馆服务两年多,就是做讲解服务。确切的说,是做标准化的讲解服务。
标准化为我们赢得了声誉,带来了生意,我们先后又与几家博物馆、纪念馆签订了讲解服务外包采购项目合同。市场总是对的,它会为资源指明配置的方向。
近年来,有不少人对标准化的讲解服务提出了异议,认为标配的讲解员多是来自各个专业的大学生,讲解内容局限于标准化的讲解稿。由于专业知识缺乏,有时难以回答观众提出的专业问题。
以首都博物馆刚刚闭幕的两大特展:“海昏侯展” 和“妇好墓展”为例,我们要问的是,在总计770689人次的参观观众中,有多少是专业的观众?又能提出多少专业的问题?
我们应该看到,在现阶段,标准化的讲解显然是利大于弊的。一方面,它缓解了博物馆讲解人员奇缺的压力,另一方面,标准化讲解词也满足了绝大多数人群的需求。满足了绝大多数人群需求的服务,难道不是好的服务吗?
展品优劣、展陈设计,是一个好展览的关键。讲解服务,是锦上的花,能加分,最好,不能加分,也不能夺了锦之光。
一个展览,讲解员成为了看点,又不是参观车展,为了看模特,也不是去德云社听相声,看小岳岳,所以,个性化的讲解,在很多场合,有喧宾夺主之嫌,标准化的讲解服务,虽然没有格外出彩之处,但也不会颠倒主次。
我们为标准化讲解叫好,不是说它已完美无缺,在这条路上,我们要做的,还很多,愿以日拱一卒的努力,为讲解的标准美争一分是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