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科举制产生以来,科举入仕是每个学子的梦想。时至今日,学子逢考仍希望有“考神”护体。传统年画里也有不少“考神”,他们大多以“状元”为题材,通过丰富的色彩、构图,生动呈现出“蟾宫折桂”、“状元游街"、“五子登科”等画面。这些年画作品成为一种精神力量,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景。
科举是穷苦的读书人通过考试进身仕途的唯一路径。蟾宫折桂是年画中喜闻乐见的题材,指攀折月宫里的桂花,比喻在科举时代能应考得中。
从左到右依次为蟾宫、福寿、状元、折桂
新科状元殿试钦点之后,由吏部、礼部官员捧着圣旨鸣锣开道,状元公身穿红袍、帽插宫花,骑着高头骏马,在皇城御街上走过,接受万民朝贺。因奉有皇上圣旨,不论什么官员,得知夸官,都必须跪迎,向圣旨叩头,高呼万岁。正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好不风光。
状元游街
古代科举考试,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高中的真是凤毛麟角。五代时期,有位“中国好家长”,历来家喻户晓,尽人皆知,为世人所仰慕。 三字经“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说的就是他教子的故事。他的五个儿子,不是进士,就是宰相,个个身居要职。 后世广为流传的成语“ 五子登科 ”即源于此。
五子登科门神
自科举制产生以来,对高中状元的美好祈愿就一直伴随着人们的生活,渗透到方方面面。通过保存至今的文物可以略窥一斑。
明万历赵秉忠殿试卷
青州市博物馆镇馆之宝——明代赵秉忠殿试卷,俗称状元卷。它的发现填补了我国明代宫廷档案的空白,堪称“海内外孤本”。上有万历皇帝朱批“第一甲第一名”。
明状元及第铜镜
状元及第,是古代读书人寒窗苦读的毕生追求,也是步入政坛、光宗耀祖的最好途径。
考试来临之际,祝全国的大小学生都能取得好成绩,争做小状元!
王娜 陈永琪
青州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