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善齐高 德范可风 ——中华慈善博物馆走访慰问南通慈善老人

2023-01-31 来源: 中华慈善博物馆

南通慈善历史底蕴深厚,先贤张謇先生在南通等地相继创办了养老院、贫民工场、盲哑学校、育婴堂、残废院等一批慈善公益设施,许多是全国最早,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被誉为近现代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雏形,南通因此成为中国近代慈善事业发祥地,在中华慈善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当代南通是全国文明城市,涌现出许多文明新风典型,其中大多数乐善好施、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带有浓厚的慈善性质,他们用一个个凡人善举诠释着人间大爱,为精神文明“南通现象”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2021年9月6日,市委、市政府在关于南通市建设“慈善之城”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弘扬特色鲜明的江海慈善文化,以张謇慈善精神研究为重点,深入挖掘南通慈善历史文化,系统梳理南通慈善典型事迹,打造一批具有南通特色、惠及社会大众、展示城市形象的慈善文化品牌。中华慈善博物馆(简称慈博馆)不仅是慈善历史的保存者和展示者,也是当代慈善事业不断发展的见证者和记录者。为加强当代南通慈善相关藏品征集,汇聚更多向上向善的慈善力量,春节前后,慈博馆分别走访慰问当代南通慈善典型——张謇嫡孙女张柔武先生和磨刀老人吴锦泉。

 QQ截图20230131091633.jpg

(2023年1月17日,慈博馆馆长胡达向张柔武先生介绍慈博馆近年相关工作情况。)

张柔武先生出生于1919年,今年已是105岁高龄,其在祖父张謇及家庭的影响熏陶下,长期参加慈善公益活动,时刻关心身边困难人群。1997年市慈善总会成立后,张柔武曾任第一届理事会副会长。此后,每年春节前夕张柔武都会向市慈善总会捐赠善款,27年来从未间断。老人表示,自己只是做了很小的一件事,没想到会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和支持。慈博馆为老人专门制作了致敬卡并送上新春的祝福,同时将其捐款信封、捐赠证书等予以征集和保管。

QQ截图20230131092103.jpg (慈博馆专门定制赠送张柔武先生的致敬卡。)

 QQ截图20230131143408.jpg

(张柔武先生的捐款信封和捐赠证书。)

 

今年95岁的“磨刀老人”吴锦泉,是一名有着6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自2016年开馆以来慈博馆每年春节前后都会登门看望老人。1月30日,慈博馆全体党员和职工代表如约走进老人家中,询问老人身体和生活情况,送上新年的祝福。老人说自己身体很好,每日仍读报听新闻,关心国家大事,做学习笔记,表示自己要活到老、学到老、磨到老、捐到老。老人现场向慈博馆年轻党员赠送了手书寄语,用“十心”勉励他们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更大的进步。慈博馆将老人2022年的磨刀账本和学习笔记等作为慈善藏品予以收藏保管。

QQ截图20230131093327.jpg(慈博馆专门定制赠送磨刀老人吴锦泉的致敬卡。)

QQ截图20230131093349.jpg

(吴锦泉向慈博馆党员同志分享自己近期学习体会。)

QQ截图20230131093412.jpg

(吴锦泉现场赠送慈博馆年轻党员的手书寄语。)

 

时代孕育榜样,榜样引领未来。接下来,慈博馆将继续秉承“为明天收藏今天”的理念,妥善做好南通当代慈善藏品征集工作,努力弘扬以“张謇慈善精神”为核心的南通慈善文化,营造良好城市慈善生态,在全社会形成浓厚氛围,不断提升社会道德水平和公民文明素养,为助推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和南通“慈善之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文博法律问题征集
第273期
专访 | 王母娘娘驾到!看宜宾市博物院如何开门办馆,打造全新形象
来认识一下宜宾市博物院的代言人,王母娘娘吧!
2021-01-11
第272期
专访 | 在宋朝寻找向往的生活:历史文物于今天的我们有怎样的意义?
闲暇之余,宋朝文人如何实现心灵的放松、达到内心的宁静?
2020-11-13
陈晨
陈晨天津师范大学
怎样理解博物馆研学?又如何构建研学体系?
博物馆对研学体系构建要找准自身定位,量力而行,“特色”不等同于“共色”,做出亮点与差异才是博物馆研学的核心所在。
赵丰
赵丰中国丝绸博物馆
有限的预算和人力,博物馆如何做出更大的影响力?
品牌定位要如何做?品牌建设的周期和节点如何?品牌的理念又该如何贯彻到日常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