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丨辽宁省博物馆:“文物+文艺”赋予国宝新生命

2023-02-06 来源: 弘博网

用舞蹈的诗性、抒情性描摹国宝的形态与意蕴,伴着古筝、琵琶的演奏,展现国宝之美,让书画、瓷器、丝绣等文物与观众展开跨时空对话……一场以“和合中国”展览为主题的文艺演出近日在辽宁省博物馆上演,让观众直呼历史文化姿态万千、魅力无穷。

在辽宁省博物馆内搭建的舞台上,古风古韵的吟诵歌舞,细致精心的节目编排,清丽雅致的演出服饰,绚丽多彩的舞台效果,仿佛让观众穿越时光,置身于源远流长的“和合文化”之旅当中。在那个瞬间,五代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北宋宋徽宗草书《千字文卷》、清徐扬《姑苏繁华图卷》等书画作品已不再是简单的瑰宝画作,更是一种精神世界与文化情怀的展现。

用“文物+文艺”的方式讲述博物馆里的传世重器、缥缃翰墨,并不是辽宁省博物馆的首次尝试。为了让展览更有活力、更加吸引人,辽宁省博物馆不断打破原有办展模式,在办展思路上大胆创新。“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2020年12月在辽宁省博物馆展览时,展厅门口的表演区域还上演了和“唐宋八大家”相关的情景剧——《何谓唐宋八大家》,介绍了历史上唐宋八大家的由来;《苏门教子》再现了苏洵教育苏轼、苏辙求学上进的故事。

去年11月,沈阳歌舞团更是用曼妙的舞姿将辽宁省博物馆馆藏书画珍品《簪花仕女图》鲜活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将盛唐的繁荣绚烂化作生生不息的中华文脉精髓,以“诗舞乐”三位一体的经典形式生动演绎,让画中仕女仿佛跃出千年画卷。

图为辽宁省博物馆馆藏《簪花仕女图》。辽宁省博物馆供图

图为沈阳歌舞团创排舞蹈《簪花仕女》。辽宁省博物馆供图

近年来,辽宁省博物馆以文化传播的视角,策划了“又见大唐”“唐宋八大家”“和合中国”等系列展览。以丰富的解读让观众加深对文物的欣赏和理解,创新性讲好文物故事,不仅专家认可,也深受观众喜爱。

辽宁省博物馆馆长王筱雯说,这些展览之所以能成功举办,在于打破了固有单纯文物展的模式,让附着在文物背后的文化成为吸引观众的强劲力量。辽宁省博物馆还与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辽宁歌舞团等院团合作,通过艺术形式让馆藏文物“活”起来、“动”起来,让观众在体会经典文物之美的同时,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记者 赵洪南

声明: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news@hongbowang.net


文博法律问题征集
第273期
专访 | 王母娘娘驾到!看宜宾市博物院如何开门办馆,打造全新形象
来认识一下宜宾市博物院的代言人,王母娘娘吧!
2021-01-11
第272期
专访 | 在宋朝寻找向往的生活:历史文物于今天的我们有怎样的意义?
闲暇之余,宋朝文人如何实现心灵的放松、达到内心的宁静?
2020-11-13
陈晨
陈晨天津师范大学
怎样理解博物馆研学?又如何构建研学体系?
博物馆对研学体系构建要找准自身定位,量力而行,“特色”不等同于“共色”,做出亮点与差异才是博物馆研学的核心所在。
赵丰
赵丰中国丝绸博物馆
有限的预算和人力,博物馆如何做出更大的影响力?
品牌定位要如何做?品牌建设的周期和节点如何?品牌的理念又该如何贯彻到日常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