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秦公一号“天下第一墓”:考古价值极高 石磐最珍贵
大众网2014-09-25
据悉,秦公一号大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掘的最大古墓,墓内186具殉人是中国自西周以来发现殉人最多的墓葬;椁室的柏木“黄肠题凑”椁具,是中国迄今发掘周、秦时代最高等级的葬具;椁室两壁外侧的木碑是中国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实物。
大众网2014-09-25
据悉,秦公一号大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掘的最大古墓,墓内186具殉人是中国自西周以来发现殉人最多的墓葬;椁室的柏木“黄肠题凑”椁具,是中国迄今发掘周、秦时代最高等级的葬具;椁室两壁外侧的木碑是中国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实物。
新华网2014-09-25
最新考古发掘证实,中国东北吉林省干安县的辽代皇帝行宫“春捺钵”遗址,是迄今发现的中国面积最大、世界罕见的古代游牧民族季节性渔猎营地遗址。
中国文化报2014-09-25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然而,因为复杂的历史与现实原因,我国饱受战争劫掠和文物盗窃、盗掘、走私之害,成为世界上文物流失严重的国家之一。
中国新闻网2014-09-24
长期以来,位于菏泽的约百个堌堆文化遗址一直受到考古界的关注,尽管曾多次进行试掘,但规模均很小。今年7月下旬,为配合菏泽市定陶县菏曹运河景观工程的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我省首次对堌堆文化进行大规模发掘,并有了重要发现。
中国新闻网(北京)2014-09-23
落户扬州运行8年的“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将更名为“大运河文化遗产管理办公室”,将在本月26日举行的第八届运博会开幕式上正式揭牌。22日,扬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丁纯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称,大运河文化遗产管理办公室是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工作的一个传承、延续和扩展。
光明日报2014-09-23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大兴安岭地委宣传部组成的考古队,在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考古调查岩画时偶然发现一处保存在天然洞穴里的人类文化遗址。经过一个月的精心挖掘,日前已发现数十件新石器时期的重要文物,被认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